基於水深難測,布爾喬亞過往發展上未以公標案、政府遊說業務為主力。但縱然如此,無論從廣大客戶群的需求,抑或布爾喬亞文化認同、以及存在的初衷,「參與公眾事務、鏈結多元勢力政府資源」都是未來必須放上的一片重要拼圖。
2月15日布爾喬亞創辦人暨執行長 鄧耀中受邀參加由「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」、與「立法委員吳怡玎辦公室」主辦的【疫後振興難為中小!!】座談會,分享對企業疫後復甦相關政策規劃的看法。對於政治事務的參與,他會後表示許多企業對政治事務避之唯恐不及,但如同我們鼓勵員工,不分職級、身分,總是要積極地聆聽、積極地回應、積極地參與公司業務,作為布爾喬亞的創辦人,當應如此面對公眾事務。作為一間中小企業的創業者,儘管一己之力有限,布爾喬亞也期許成為跨黨派、跨顏色政府在民間的友人,也期待政府能成為企業的支柱,做彼此成功背後的推手。
由「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」、與「立法委員吳怡玎辦公室」主辦的【疫後振興難為中小!!】座談會於今日上午舉行,很榮幸應「產業暨新創中心」召集人,簡榮宗律師之邀,前往分享我所見到與期待的觀點及作為。
我的見解主要建立在三個觀點:
疫情比多數研究預測延燒的久,即便是在預測內,也不代表所有作為都能有效解決疫情帶來的負面震撼。
尤其疫情第三年,國人大量染疫以致許多企業營運更加困難;原本已嚴重的缺工,更因為疫情帶來的心理影響而加速惡化;美中惡鬥、需求端受通膨影響等等更是雪上加霜。
疫情之初,政府的確推出了不少良好措施,其中優惠貸款、衰退補助、勞健退的緩繳、與國發基金的紓困投資方案等等,在在都有協助到中小企業。雖不能說完美,但必須要肯定。然而:
疫情已過,所有企業正在加足馬力補回失落的三年,期許政府扮演助力、推手,藏富於民,用民間企業(尤其活力十足的中小企業)再創高峰。
再次感謝主辦單位邀請,也感謝同台與會的兩位貴賓:
鄧耀中
創辦人暨執行長
布爾喬亞公關顧問
政府溝通是企業利益關係人中,最易忽略、但影響最深遠的一環。若您身處新興產業、法規尚不健全(或轉型中)的領域、或是政府積極扶植的聚落,但尚未有明確的政府溝通計畫,歡迎與布爾喬亞聯繫,由公關顧問協助您掌握利益關係人地圖,聚焦槓桿影響力的節點,驅動商業發展的策略。
【招募】第二屆「造局者」養成計畫 -專為在學「約聘公關顧問」打造的三階段養成計畫!(2025年1月開放申請,2025年4月7日報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