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幾個不同的場合,陸續有機會和幾位創業者、新創投資人、Podcast 主持人,交流對於 Podcast 這個(新)媒體型態的觀察。其中,以我過往在媒體、新創、創投 PR 相關的工作經驗中,對於媒體「文字報導 VS. Podcast 採訪」,有幾個我覺得滿值得分享給創業者/新創參考的想法,可運用在往後規劃 PR 策略。
Podcast 是已經存在約莫 20 年的媒體型態,在台灣,大約是在疫情後開始獲得更大的關注與影響力。最早出現「Podcast」這個名詞,可追溯至 2004 年《衛報》記者 Ben Hammersley 的報導,他形容這是一種線上廣播(Online Radio)的型態,演化至今日,我覺得用「手機裡的廣播」更為貼切。
在台灣,Podcast 已可被視為廣為接受的大眾媒體,大約有 1/4 的人,每月有收聽的習慣。根據《關鍵評論》2023 年 7 月發布的「聽經濟」崛起:台灣 Podcast 聽眾調查報告:
台灣有六成民眾知道 Podcast(58.6%),並有近半數的台灣民眾有聆聽 Podcast 經驗,其中近一個月持續聆聽者佔 24.5%,這群聽眾近六成為男性(56.3%),並以 16-30 歲(33.8%)及 31-40 歲(28.8%)為主力,平均收聽年資為一年半。
Podcast 的內容類型多元,聽眾收聽的主要動機是為了聆聽有趣或有娛樂性的內容(83.6%)或吸收學習知識(82.9%)。另外 Podcast 隨時可聽的方便性也受到歡迎,超過八成民眾認為 Podcast 能讓他們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都能聽想聽的內容(82.4%),也有超過八成的民眾會聆聽 Podcast 來打發時間(81.0%)。收聽 Podcast 的場合十分多元,超過半數台灣民眾於在家休息/閒暇時收聽 Podcast(54.9%),也有四成左右的人會在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(44.4%)或處理家務時(38.0%)收聽。吃飯用餐、工作、讀書、睡前、睡覺、開車、騎車也都是民眾的收聽場合。值得關注的是有超過一成的網民會特地撥出時間收聽(13.5%)。
在這篇電子報中,我會試著比較媒體文字報導以及 Podcast 採訪各自的特色與侷限。先說結論,不管是文字報導或 Podcast 採訪,我覺得都值得創業者/新創在 PR 上的投資,若能更了解兩者之間的差異性,當然更有助於在 PR 規劃上事半功倍。但是不管是哪種媒體型態,創業者/新創還是要回到 TA 是誰、想要傳遞什麼訊息等最基本的要素。如同我在「新創如何建立 PR 策略與執行計畫?」這篇電子報提到的:
在 PR 策略與執行計畫上,最基礎的是先釐清針對 TA 要對外溝通哪些重點?更直白說,就是明確列出 3 到 5 個 Key Message,希望外界對創業者/新創產生什麼記憶點,例如有哪些競爭優勢、如何更有效率解決什麼問題、創業者有哪些獨特的經驗與能力⋯⋯等,並以此為基礎,建構出有趣、有意義、有說服力的 Storyline。根據我的經驗,不管是 Key Message 或是 Storyline,通常在內部需要進行幾次來回的 Debate,才會在助攻業績、提升雇主形象、尋求潛在投資人等不同的目標考量中找到交集或共識。
媒體的文字報導,對創業者/新創來說,是一種傳統且直接的曝光方式。以我較為熟悉的商業與科技類媒體(包含報紙、雜誌、網站等)來說,這類的文字報導,通常是發布新聞稿後媒體改寫與引用,或是透過記者專訪後撰寫的 Feature Story。這樣的內容,對讀者來說相對有一定的客觀、公正、權威性(視媒體各自的品牌、形象、定位、內容品質等因素而定),媒體記者在撰寫報導時,通常也會引用客觀的第三方產業數據或趨勢報告、作為 Second Source 的其他受訪者評論,或是記者自己的觀察角度與論述等。
這些角度正面的報導,不管是讓創業故事(包含創業北極星、想要解決的問題、看到的商業機會等)有更廣為外界理解的角度,或是具體展現新創的長期優勢或競爭力,都有非常明確的加分。此外,這類的文字報導內容,通常較為容易被 Google(也許未來會是 ChatGPT、Bard 或是其他 AI 工具)搜尋到,可有助於提升創業者/新創的網路能見度或知名度。
另一方面,這樣的文字報導,更像是記者/編輯眼中的創業者/新創。受限於報導篇幅、預先設定的採訪/報導角度、記者/編輯本身的興趣或對產業的理解程度⋯⋯等各種因素,受訪者的觀點、思考脈絡、策略佈局的前因後果⋯⋯等第一手的資訊,往往不容易被完整呈現,受訪時講了什麼,與報導裡寫了什麼之間,必然會存在一定程度的報導篩選與侷限。這樣的情形十分正常,而如何減少兩者間的落差創造雙贏,是專業 PR 應該創造的價值之一,因為專業 PR 可以了解創業者/新創的考量,以及熟悉媒體的做事與溝通方式,而對於較少與媒體交手、接受專訪的創業者/新創來說,報導的內容則有可能帶來驚喜、驚訝、驚嚇等不同的結果。
相較之下,Podcast 採訪則提供了更加動態、更為完整、更有溫度的可能。Podcast 採訪的形式,更像是主持人透過 QA 與受訪者的交流。例如,台灣新創圈不少人收聽的 Lex Fridman Podcast,經常安排重量級的受訪者上節目,包括 Jeff Bezos、Elon Musk、Sam Altman、Mark Zuckerberg、Vitalik Buterin、Marc Andreessen 等大神們,內容時間起碼是 2 小時起跳(真的非常考驗英文聽力),我相信他們願意受訪的原因很多,但絕不會是因為太閒了。
對較少媒體受訪經驗的創業者/新創來說,Podcast 相對友善許多。因為大多是依據受訪者分享的內容,進行直接且線性的剪輯,只要事先有充分的準備,大致上受訪者的觀點、思考脈絡等第一手資訊,都能更為完整呈現,也較可預期最終的內容,不太會超過實際在受訪時分享的角度。整體可呈現出來受訪者是「活生生的一個人」,事實上,對投資早期新創、以投資 Founder 個人為主的 VC 與 Angel,就我所知,創業者接受 Podcast 採訪的內容,也是很重要的參考資訊之一。
然而,相較於文字報導,Podcast 採訪最明顯的侷限,就是閱聽者的規模較小,議題也更聚焦在小眾和利基的主題。與文字類媒體相比,Podcast 的節目數更多,但相對的閱聽數量更小,,我覺得對專業 PR 對創業者/新創來說最大的價值之一,是創造接受對的 Podcast 採訪機會。例如,可能 Podcast 主持人本身就是某個領域的職業專家,安排創業者受訪,更像是與這位主持人的觀點交流、對話、火花,可能在 Podcast 採訪的過程中,針對幾個議題進行更深入的討論或更為完整的說明,雖然未必有大量的收聽數,但溝通的 TA 更精準、傳遞的資訊更完整,對聚焦在某個領域與賽道的新創來說,這樣的 PR 效果可能還更有價值。
最後,以我自己過往在媒體、新創、創投 PR 的工作經驗為例,不管是媒體的文字報導或是 Podcast 採訪,都是很重要的資訊來源。不管是想要報導某位創業者或某家新創,或是協助創業者/新創建立 PR 策略,閱讀媒體的文字報導,可有助於我了解創業者/新創過去歷史、近期動態、商業佈局、所屬領域的變化等;若想要深入了解某位創業者,理解他的創業理念、北極星、企業文化、用人哲學,以及思考與做事的方式等,Podcast 採訪內容則是更為重要的資訊來源,更貼近第一手的資訊。在網路與社群的時代,任何媒體形式都還在持續演變,不論是媒體的文字報導,或是 Podcast 採訪,持續掌握各自的特色與侷限,都是新創在 PR 上很值得關注與經營的媒體關係。
2024《各位布爾喬亞:》年終報告|Second Decade Begins,成為第一與唯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