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入十一月,多場新創活動熱熱鬧鬧展開,從Meet創業小聚,到甫落幕的第一屆新創投資年會,觀點與資源不斷交流,也激發了不少有意思的討論!
本期電子報C.I.S.小組邀請公關顧問經理Allen分享了參加新創投資年會的觀察與發現,透過多位講者的分享點破了對於新創而言最關鍵的「必要能力」之一,便是說故事與「形象資產」的累積。如同新創特約顧問李欣岳曾經提過,「創業者應該親自參與 PR 策略」,因為這將會是累積長遠影響力的關鍵行動!
布爾喬亞觀點
QIC寬量國際 執行長 Alex:「新經濟正在起飛,台灣有很多技術優勢,但需要Speak Up,因為數字不會自己說話,而很多海外資本市場甚至不知道台灣有這麼多好標的可以投資。」
心元資本 執行合夥人Tina、HIVE Venture聯合創辦人 Yan也提到:「我們都是廣告/傳播系背景,除了在投資過程中有耐心的陪跑外,幫助Portfolio說一個能把技術優勢轉為商業價值的好故事也很重要,在資本市場不穩定時,能夠說好故事又實現盈利是關鍵。」
上周六新創投資交流社團舉辦了第一屆新創投資年會,整場主題圍繞於台灣早期投資市場的過去、現在以及未來,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五位講者中,有三位來自創投與財務顧問企業的講者都不約而同談及同一個概念 — 台灣新創在新經濟環境下,擁有世界級技術實力與成長潛力,但數字並不會主動替品牌說話,如果缺乏說故事能力、主動站上舞台Speak up ,自然無法被市場、投資人所青睞,這是台灣新創拿不到資源的最大挑戰。
雖然專擅領域不同,但這個觀點與布爾喬亞立場相當一致,也驗證了我們正在朝對的方向探索,過去三年裡,布爾喬亞協助超過50 家新創開始建立、鞏固品牌形象資產,加速獲取募資、擴張、招募甚至出場需要的關鍵資源,避免因為對外溝通不足導致市場評價被大幅低估。在與新創們正式展開合作後,我們總是花大量時間理解創辦人的起心動念、商業模式,每每看著創業家眼神中閃亮的光芒,述說這些充滿戲劇張力的創業故事、精準的市場洞察時,心裡總是會這麼想著:「這些故事及觀點如果能被好好地爬梳精煉後,讓更多企業跟投資人聽見就太好了!」
這個想法也成為我持續經營新創公關的初衷,協助台灣以技術背景佔大宗的創業者們,把獨特技術、商業模式,轉化為市場看的懂、想要買的商業價值與論述,提升利益關係人如:客戶、投資人、媒體、潛在/既有員工、策略夥伴甚至辦公室隔壁的鄰居…等,對這些新創企業的評價(形象估值)。
給每一位推動創新的布爾喬亞,我們一起努力。
【圖說】擷取自HIVE Venture聯合創辦人 Yan的簡報
專家觀點
李欣岳 Antony
對已經找到 Product/Market Fit 的新創,在既有可被規模化的產品、服務或是商業模式上,適時啟動 PR 策略,往往會收到很好的助攻效果。考量到多數新創的實務需求,PR 更直白一點說,是創業者對外與 TA、Stakeholder 溝通的能力,包括 PR、Marketing,甚至是 IR,都可概括為創業者對外溝通的能力……
Allen分享:「SurveyCake早已擁有奪目的明星產品,這次的募資更是受到市場矚目。然而,我們不僅僅是想要引起關注,更期待透過這個募資新聞,讓市場看到品牌所付出的努力,改變過去對SurveyCake的印象。」
如何對接市場?挖掘潛在議題
在大幅宣傳募資成果之前,布爾喬亞先與SurveyCake一同挖掘背後的故事與亮點。2023年全球新創募資寒冬,募資環境困難,全球融資交易量更是創下近年來的最低紀錄,甚至「獨角獸」的出生率也降至近6年新低。在這樣的環境下,SurveyCake成功完成A輪1億元新台幣的募資,顯見其在產品服務、企業體質和經營管理上的優勢!
實際做了什麼?一篇新聞稿,擴及40+平台
這不僅僅是一次募資,更是一個契機,一個讓市場看到品牌真實面貌的時刻。本次媒體溝通吸引新創、科技、產經等多線路媒體曝光,更包含中國時報、經濟日報、聯合報、Meet創業小聚和關鍵評論網等重點媒體報導,合計創造超過660萬的媒體曝光效益與公關價值。
更多新創案例:精選案例
立刻報名十一月《未來沙龍》:
推薦閱讀文章:
艾思智創宣布推出「創意靈感生成式 AI 解決方案:ADGo」,15分鐘就能產出專家級行銷策略與企劃,擴大72倍創意產能